【经济日报】湖北远安:11.5万村民“刷卡”用上“放心水”

经济日报记者柳洁 通讯员黄海涛

“今年的水费贵了近2倍,但我交得高兴。”7月31日,在湖北远安县旧县镇鑫鹿自来水公司服务大厅,红岩村村民常仔琼一边用水费卡“刷卡”充值,一边向说道。

为何高兴?原来,该村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公司化改革后,水量大了、水色清了、停水少了。

观西村支部书记王茂军也感叹:管水任务交给市场后,水质明显提升,水费更加好收,村里的包袱也轻了。去年一年,全村收缴水费6万元,增长87%;用水6万吨,下降50%。

同样是收费用水,为什么公司化改革效果这么明显?“专业人做专业事。”王茂军一语道破“天机”。王茂军介绍,过去,观西村和观东村聘请2名村民担任管水员,负责管理两村共用的白鹤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水员向村民收取水费,用于设施养护维修,确保785户、2584人的正常生活用水,多余的水费作为人员工资,村里每年还给予7000元维修补贴。

然而,由于管水员业务素质不高,管护不科学、不规范,供水设施老化破损严重,部分地区水质下降,群众不愿多交钱,管水员只好每户仅收取36元的年保底费用,养护经费不足让问题更加突出。

观西村的问题不是个例。近年来,远安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00多处,16万多农村群众实现“一户一个水龙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2%,但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难、维修养护难、水费收缴难等问题普遍存在。从2018年起,远安新组建6个乡镇供水公司,逐步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纳入公司化管理范畴。

首批试点的鑫鹿公司是旧县镇城投公司的下属企业,主要承担该镇6个集中供水工程的经营管护,覆盖6个村2022户6369人。 2018年公司成立后,对供水设施和管网进行了集中维修,全面排除供水故障;新建电解盐消毒站房和混凝池等净水设施,提升供水水质;购买抢修车、应急送水车、大型水泵等养护设备,建立专业化维修队伍和养护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现象。困扰多年的设施老化、停水频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供水服务提升了,水费也好收了。该公司还为用户统一更换了2000多块智能水表,建立农村安全饮水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村民到营业厅刷卡缴费,用水量、水价、卡上余额一目了然,还能实现水量不足时自动提醒,供水故障或异常时断水保护等功能。同时,公司建立“巡水员+片区管水员”巡逻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漏水、改管偷水等现象。

“去年下半年以来,共收取水费29.5万元,刨去人员工资、维修成本、管理费用,盈利3.8万元。”公司负责人杨爱民介绍,下一步,公司将陆续将其他23个集中供水工程纳入管理,力争年利润突破20万元。

得到提升的还有节水意识。在旧县镇观西村二组许圣桃的家中,水龙头旁放着两个装着水的大桶。“水色清的洗菜水用来拖地,水色深的洗衣水用来冲厕所。”许圣桃指着桶里的水说,装了智能水表后,用多少水交多少钱,不能再大手大脚了。

洋坪镇蔡家沟村支部书记李炎鑫对此感受最深。过去由于水费只收保底价,不少村民用自来水浇菜园、灌鱼塘,每户年均用水300吨以上。公司化改革后,户均年用水量降低到60吨以下,节水80%以上。

“公司化改革推动了农村安全饮水从‘面的覆盖’到‘质的提升’,实现了政府、企业、村民的三方共赢。”远安县水利局副局长刘正斌介绍,目前,全县纳入公司化管理的集中供水工程220处,覆盖65个村居共11.5万人农村人口,安装智能水表1万多块,预计今年服务100人以上的所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都将纳入公司化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