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流行于家家户户的竹制品,像竹筛子、圆簸箕、竹刷、竹篮,都是寻常百姓家中件件不离手的常用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曾经的常用物品已经渐渐退出了大众的生活,这门传统手艺也渐渐没落,如何让这门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位来自远安县洋坪镇的退休老人郑晓红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竹篾这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做了生动而有益的探索。
年轻时招工进入远安县地方国营荷花竹器厂,拜师学艺学编背篓、簸箕、提篮等生产工具,参加工作的前几年,一直在学习下料、划篾、刮篾、煮篾、染篾以及编织等竹编技艺基本功。后来,郑晓红调到当地水泥厂工作,与机械打了一辈子交道,“几十年里手艺有些荒废”。退休后的郑老,闲暇时间多了,他找出尘封已久的篾匠“家什”,“重操旧业”。
钻研探索竹编技艺,产品提档升级传承传统手工艺
要令渐渐消失的竹制品回到大众生活,将篾艺这门工艺代代相传,继续用那一套编背篓、簸箕的老手艺来发展这门工艺是行不通的。退休后的郑老,买了许多书籍,和老伴儿去邻近的山上砍了许多竹子,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他终于在编花技艺和竹编制品的出路上有了新的突破。
用不同的竹篾颜色来编织图案,用不同的编织技法来呈现竹蔑排列的规则秩序感,不再局限于编织作为生产工具的竹制品,而是向竹制工艺品、收蔵品的方向发展。
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实践中,郑老不断的总结完善,不断的创新编织技艺,郑老尝试编织的几个竹制工艺品一经投入市场就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这极大的鼓舞了年过六旬的郑老。他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学习电脑绘图,四处购买适合编织的竹子,钻研色泽持久不掉色的染蔑工艺,经过几年的钻研探索,郑老的手艺更为成熟,编织的工艺品种类繁多。有挂屏,像“诗画远安”“百年好合”这类的大型悬挂装饰品,有果篮、包包、花篮这类小型实用的精致工艺品,有中型的展示类工艺品,像满天星簸箕、喜字簸箕、五梅花簸箕、福字簸箕……
郑老编织的作品远近闻名,供不应求。有远在荆州的客人因为喜爱郑老的作品,三番五次的上门预订,有一位顾客因为觉得竹编制品太精致了不忍心使用,特意做了一个展示的柜子将这些竹制工艺品收藏起来。
郑老说“我就是想制作消费者买得起、耐欣赏、能实用、可收藏、有升值空间的竹编工艺品,能够让蔑艺继续弘扬传承”。
紧跟时代潮流,融入时尚元素创新发展传统手工艺
如今二维码无处不在无人不熟,黑白两色交织而成的二维码是一种新的信息识别方式,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出现相应的信息。郑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自己的竹编制品也编织了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用本色篾和染成黑色的篾纯手工编织而成的,只要对准正中的竹篾编二维码一扫,“滴”声后,页面迅即跳出竹编作者即郑晓红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竹之魂,存与自然。人之魂,结缘自然。存于自然之人,也必将承担起传承之重担。为了不使竹编工艺这一传统民间技艺失传,能继续传承下去,郑晓红师傅还编写了《我的竹编编制纹祥与图案》图集,以供后人学习和借鉴,他还经常更新朋友圈,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作品,郑老的老伴儿杨文梅也自学视频拍摄编辑技术,将郑老的竹编日常拍成一个个小视频,然后夫妻俩一起,剪辑制作成一个精致完整的“竹编故事”视频,为传承这门独特而古老的传统技艺发挥余热。
竹篾,这门承载历史印记的传统手工艺,在郑老的钻研探索和创新发展下,正昭示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郑老说“这些年,凭着自己对竹篾工艺的热爱,始终坚持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信念,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小有名气,不仅仅是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也希望自己的坚持能带动这门手艺的创新发展”。
来源:远安县文化馆
责编:向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