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巍峨,沮漳奔流。
隆冬时节的远安县,处处诗情画意。
山间田野,柏油路蜿蜒起伏。景区民宿,游客络绎不绝。菇棚茶园,劳作的脸上笑容洋溢。
曾经,不沿江、不通铁路、高速的远安,偏僻、闭塞,鲜为人知。
如今,借助脱贫攻坚,蛰居深山的远安冲破瓶颈,蝶变新生。
交通扶贫优化区位环境,“远安不远”梦想成真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湖北省交通厅结对帮扶远安,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梦想成为现实。
为冲破区位瓶颈,5年多来,远安累计投入40多亿元,以“一铁两高三桥四路”为重点,不断补齐交通短板。2014年,全县首条高速公路——保宜高速通车,远安融入宜昌“一小时经济圈”。2018年,当远货运铁路开工,结束远安不通铁路的历史。2020年,襄宜高速项目纳入全省交通发展规划,远安有望融入宜昌“半小时经济圈”。绕城一级路、盘棚一级路、安鹿大桥、桃李大桥……随着一个个交通项目的完工,远安对外交通发生根本性变化。
内部交通也持续优化。20户或50人以上聚居地道路全部硬化,2.3万贫困群众出行不再难。一条条“茶叶路”、“香菇路”、“旅游路”通进深山,带来了外界的信息理念和投资者、游客,带出了本地生态美景、特色农产品。石桥坪、龙凤、九龙、百井……一批偏远山村因路而兴,变身特色产业强村、乡村旅游名村。
远安还加强高速、国省县乡村道的串联,建成集城乡绿道、马拉松赛道、风景廊道、自驾游道于一体的生态绿道500公里。如今,从远安城区出发,1小时到宜昌、1.5小时到最边远村,“远安不远”从梦想成为现实。
产业扶贫重构农业体系,主导产业带贫70%以上
2019年6月下旬,远安瓦仓谷香公司作为湖北省粮油加工企业代表,参展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食品展览会。从本地大米生产加工企业,成长到年销售额6800多万元、带贫1200多户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瓦仓谷香公司的成长,是远安推动产业扶贫和农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
过去,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远安,农业规模小且分散,现代化水平不高、品牌不响,带贫能力较弱。以扶贫产业发展为契机,远安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主攻“米、菌、茶、果”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体系。
远安将80%以上的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向主导产业聚集,优质米实现基地化转型、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瓦仓大米获得全国优质鱼米评比银奖、“湖北名优大米十大品牌”等称号。远安黄茶获评“中国文化名茶”,规模品质双提升,茶旅融合深度推进。“远安香菇”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标准化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优质高产低耗材品种试验全省推广,食用菌产业迈向十亿产值。
远安还设立45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基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农业市场主体发放贷款2700余万元。出台湖北省首个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地方性标准,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民。在产业政策的刺激下,瓦仓谷香、大自然、圣核果业等一批优质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如今,全县四大主导产业带贫70%以上,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
遵循人口梯次转移规律,城乡布局逐步优化
1月29日,海拔780多米的远安县旧县镇石桥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易迁户艾义全正在茶园里铺盖稻草,为新茶苗作防冻处理。安置点临近主公路,附近建有4000多亩茶园,1个茶叶加工厂,未来将成为旧县镇重要茶产业基地。
“这里是过渡安置区,交通便利、产业发达,村民搬得进、稳得住。”问起为什么在这里建安置点,旧县镇副镇长张新平介绍说。
人往哪里走,设施就往哪里建,产业就往哪里配套。远安遵循“人口从山上到山下、从远郊到近郊”的梯次转移规律,将全域划分为县城转移核心区、城郊融合区、梯次转移弹性区、过渡安置区、逆城镇化康养预留区“五大区域”,分类落实扶贫措施。
对于县城转移核心区,通过完成城市功能吸引“农二代”进城。对城郊融合区,推进基础设施与县城共建共享,发展城郊经济。梯次转移弹性区的乡集镇,通过布局小型商业、特色农贸产业等,引导村民从事非农产业。对农业发达的过渡安置区,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布局农村居民点、易迁安置点,连片打造产业振兴核心区。对逆城镇化康养预留区,依托旅游景区及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布局文化休闲、旅游康养、特色民宿等产业,打造旅游扶贫基地。
三峡日报通讯员 黄海涛 李双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