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远安县胡皓家庭

胡皓,远安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主治医师,其父胡献国,男,大学文化,中医专业,主任医师,为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医、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卫计局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在境内外出版社出版中医类著作繁体版、简体版、盲文版9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2项。

两代同为医,从不理解到尊敬,从被支接受熏陶到主动学习。也许,最让父亲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儿子成材的那份骄傲,以及父子并肩解决患者疾病的那份相互扶持。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父亲在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从事中医药工作30余年。

高中毕业,自幼耳濡目染,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在中医药文化家庭背景下成长的我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针骨系。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县人民医院从事中医骨科工作。父子同城,同时从事中医药事业。同事及亲朋好友戏称我们是“子承父业”,确实如此,我父亲从事中医内科,我也将学到的中医技巧应用到骨科工作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疗效,很多病人内科找老胡医生,外科找小胡医生,父子连心,克服了单一学科在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父亲悬壶家乡,造福乡梓,名闻乡里,在中医内科、儿科、妇产科、疑难病、中医饮食疗法、中医外治疗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如今已在境内外出版简体版、繁体版、盲文版中医药著作90余部,为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医。

在患者眼中,父亲是“济世活人”的医生,现在很多病人谈药色变,惧怕打针吃药,而我父亲独树一帜,他在临床中使用的中医脏器食疗法、肉食疗法、药粥疗法、药茶疗法、足药浴疗法、填脐疗法、膏药疗法等,深受病人喜爱,让病人在吃饭喝茶沐浴中达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在我眼中,父亲只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医生,小时候老觉得父亲不陪我玩,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来,周六、周日也要上班。当我从事医疗工作后,才开始懂得医生这份行业的可敬之处。当看到一个个病人舒展眉头,展现笑颜时,成就感油然而生,才知道这份职业的可贵。现在,我也变成了父亲以前的样子,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病人,虽然辛苦,但觉得非常充实。

耳濡目染 教学相长

在这个中医传承家庭里,还有一群“特殊”的关系——母亲从事麻醉,是宜昌市重点专科学的学科带头人;妻子从事护理;堂哥、堂嫂是医学硕士,从事临床中药;表哥、表嫂是医学博士,从事生物学研究;姑母是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药教学;姑父是中医博导,从事《伤寒论》教学与研究;外祖父、外祖母早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从事外科,如今退休在家。可谓中医一大家。

在这个特殊家庭里,身为同行,逢年过节相聚,少不了各种关于医学的讨论,再加上姑父母从事中医教学,因此家里充满了各种“切磋”。我们讨论叙述的都是一些医学难点,父母、姑父母、表哥嫂们都能认真加以解释,并提出解决办法。姑父母、表哥嫂们讲述的一些医学进展、研究发现,也能使我们耳目一新,应用于临床,也多能见效。

我在县医院工作,虽是临床中医,但多从事中西医结合,西医用得比较多。父亲在临床上碰到有关西医的难疑点会跟我讨论,处理方法是什么。我在临床中对一些疑难病例,经临床处理见效不显时,就把病人介绍到他那里。姜还是老的辣,这些病例,经过治疗,多收到明显治疗效果。

鲁迅曾说:“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做为中医孩子,对中医药的认识颇深。

父亲喜欢药茶、药膏,家中常备有这些药物。中药味芬芳香浓,别具一格,因而中药味充满房间。记得几岁时,对什么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有一次感冒,我一口气吃了十片银翘解毒片,外祖母急得不得了,害怕我药物过量中毒。父亲回来后说:不要紧,药食同源,中药大多性味温和,且多为食材,过多食用并不会有中毒危险,那一次,虽然外祖母仍有些忐忑不安,但我也确实安然无恙,现在想来,中药既治病又安全,家庭自备,即使不懂医学,安全也能有所保障。

我有脂肪肝,血脂偏高,父亲从日常生活和多年从医的经验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方,给我配制的绞股蓝茶、降脂药丸等,时时服用,效果较好。我也常将这些药方介绍给同事及病友,得到了他们的喜欢。这些药方现已在中医院广泛运用,并配制成成方。

在传承中创新

《礼记》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意思是作为医生,如果不学习三世之书,就不能算是医生,也就不能服用他的药。三世之书一是指《黄帝内经》,是用来祛除疾病的,二是指《神农本草经》,是用来分辨药物的,三是指《素女脉诀》,是用来诊察疾病的。我虽是中医科班出身,但才历经二世,因而前行的路上还有许多东西要学。常言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即是此意。

我认为,中医传承,首先要有中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历),再加上传统的传承方式,如家传、师徒传承等,将理论知识、临床经验、秘技特长融和在一起,之后再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新一代中医。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医之福、病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