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聚力延链强链补链 远安香菇香飘海外

远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面对鲜菇市场价格下行带来的困难,远安县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实施技改,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远安县茅坪场镇的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参与和见证食用菌产业“三次革命”的老牌龙头企业。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食用菌罐头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精选、清洗、沸煮、灌装、灭菌……一系列的工序后,一箱箱印有外文商标的香菇罐头进入静置程序,通过产品检验后,将出口到海外。

远安香菇曾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县年产鲜菇超1.5亿斤。近年来,面对鲜菇市场价格下行、“香菇不香”的窘境,在当地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谋划转型发展,通过探索食用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2021年,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建2条食用菌罐头生产线,新增出产设备30套,4月中旬正式投产使用。产品畅销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地区,身价翻了3至5倍。

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华雄说:“新增的这条食用菌罐头的生产线,可以日产30吨,可年产5000吨食用菌罐头,可以出口创汇5000万美金 。食用菌罐头投产以来,目前接到的订单非常多,今年还可以出口150个集装箱。”

通过产品出口实现了“延链”,但生产环节依然是基础和关键。为此,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大硬件投入和科技创新,在“强链”上下功夫。通过争取政府项目扶持,公司目前已实现食用菌工厂化培育,工厂(菇棚)内制冷、风机、制热等功能一应俱全,可实现温度、湿度、通风自动控制。

香菇产业链壮大了,大量废弃的菌棒该何去何从?这一直是困扰周华雄的一个难题。通过学习考察,他找到让废弃菌棒“变废为宝”的出路,并着手投资建设有机肥生产线,通过“补链”实现全流程生态闭环。目前,这条生产线每年能消耗菌棒5000余吨,有机肥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带动菇农增收50余万元。

从鲜菇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产品,从守住国内市场到拓展海外市场,从传统种菇作坊到食用菌工厂化培育,从废菌棒丢弃田头到回收再利用,小香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远安食用菌全产业链正逐步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国香菇之乡”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记者:伍玉华 通讯员:焦豆豆

编辑:李怡

审核:周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