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广播节目】心理健康教育篇3——《遇到挫折,如何做好自我调节》

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会有反应。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人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愤懑;在生理上,会表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胃酸分泌减少、会导致溃疡、胃穿孔等。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无数挫折,只有掌握了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才能笑对挫折,走出困境。当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如何做好自我调节呢?

方法一,自我暗示法。借助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让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进而调整不良情绪。

方法二,放松调节法。通过对身体主要肌肉进行系统放松练习,抑制因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失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焦虑的情绪。

方法三,合理宣泄。主要方法有:倾诉、运动、旅游、读书、听音乐等。当然,运用外力应对挫折带来的情绪问题时,必须遵循三“不”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