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广播节目】尊师教育篇3——《孔子拜三贤为师》

孔子拜三贤为师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常问他:你的老师又是谁呢?孔子15岁时为了弄懂“礼”,从山东走到河南,一拜李耳(老聃[dān])为师。老聃为其讲学,临别时,老聃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有学问的人送人以言……我送给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的人,易遭杀身之祸,因为他好评论人;博学善辩的人,易危害自身;为人子、人臣要尽孝尽忠,不要只顾自己,坚持个人意见。”这席话,使孔子受益不浅。

之后,他又二拜鲁国乐官师襄子为师。开始学琴,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后,孔子学会了乐,并且十分精通。

这之后,他又三拜苌弘为师。苌弘是个大音乐家,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孔子拜他为师,请教律吕之学。孔子非常虚心听取苌弘指导,不懂就问,他说:“勤学,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本领。”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实效。由于孔子多方面拜能者为师,掌握了多种学问和本领,成为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