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态势好 支撑好 质效好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昨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半年“成绩单”,可谓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宜昌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经济运行承压前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好于全省,呈现态势好、支撑好、质效好的鲜明特点。

大盘稳,总体态势好

上半年,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5.7%、9.9%、16.4%、4%、3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1.9、0.8、0.1、19.4个百分点,位次全省靠前。

从这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看,全市经济运行稳的基础在加固、进的力量在集聚、好的迹象在增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加鲜明、态势更加稳固。

回顾2020年,湖北遭遇最严重疫情冲击,宜昌经济增速降至谷底。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迅速实现经济运行平稳回升。今年一季度,宜昌经济开局有力、起步平稳、稳中向好,但进入二季度,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再度遭遇严峻考验。

面对“一难两难多难”的多重挑战,宜昌顶住压力、排除万难,实现含金量更高的发展,充分彰显宜昌经济韧性强、活力足,也为全省稳增长大局作出了“宜昌贡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但同时也欣逢重大机遇叠加期。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宜昌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奋战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以攻坚姿态完成全年任务,努力答好“期末卷”。

根基稳,动能支撑好

翻看宜昌经济“半年报”,一系列关键数据显示,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招商引资高歌猛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11个,同比分别增长227%。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59个、同比增长90%,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继去年引进6个百亿级项目后,再添中国化学、江苏苯基科技、铜陵化学、楚能新能源、中清能源等18个百亿级项目。招大引强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其中,新能源材料产业签约项目26个,包括百亿级项目6个,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及回收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在库亿元以上项目1435个,同比增加533个,总量仅次于武汉,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8个,同比增加38个;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510个,同比增加235个,总数全省第一,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30个。

宜昌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67个,总投资3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8亿元,项目个数及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均位居全省第二。

邦普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三宁酰胺及尼龙新材料、中清农业复合型光储一体化4个项目集体入库纳统,标志着宜昌首次实现单体入库产业项目过百亿元的重大突破。

三峡集团回迁湖北后投产的首个新基建项目——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一期,以及东阳光创新药仿制药一期、煤气化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湖北宝晟得药业公司高端医药中间体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续投产。下半年,随着邦普“9·30”投产、楚能“8·30”开工,宜昌发展气场还将进一步升腾。

新兴产业势头强劲。生物医药、绿色化工、清洁能源产值分别增长41%、30%、29.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7.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在工业领域,我市实施工业项目1663个,完成工业投资722.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024个,完成技改投资411.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位。

此外,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8.3%、9.1%、17.1%,高于全省26.5、1.9、2.1个百分点。

主体稳,发展质效好

我市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

在全量落实中央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省133条举措基础上,“纾困帮扶40条”“促进消费恢复提振8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9条”等地方版措施第一时间出台,帮助企业“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极大增强了企业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其中,金融方舱助企纾困解难、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得到国务院稳增长督查组充分肯定。首轮惠购湖北消费券宜昌区域发放4517万元,拉动消费1.23亿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通过见苗浇水、精准滴灌,全市现有市场主体57.6万户,注册资本6997.1亿元,分别增长25.7%、21.7%。今年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7.1万户,同比增长135.8%;新增国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66家。

东田微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使全市上市企业数量达14家。三峡大瀑布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使宜昌5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加至4个,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数量位居前列。

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工业用电量稳居全省第二,增长1.7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26%,同比提高0.79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二。企业增值税发票开票户数增长15.17%,活跃度明显增强;增值税发票销售开票金额居全省第二位,增长17.22%。

市场活力加速释放的同时,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3.6%,增速全省第三。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实际完成税收增长17.2%,增速全省第二。规上企业利润率13.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市属国有企业营收、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7%、68.5%。

另外,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9.1%,高于GDP增速。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增长9.4%,完成全年目标的85.7%。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71万人,增长14.2%,完成全年目标的68.44%。“清凉教室”实现全覆盖。28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城区清违拆违突破110万平方米,是过去五年拆违总和的2.5倍。

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