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难点问题权威解读】本土新增“10+7”,专家:本轮疫情源头不是TA

据国家卫健委6月2日消息,6月1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本土病例10例(均在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其中境外输入12例,本土7例(均在广东)。

广东新增本土“10+7”

据广东省卫健委6月2日消息,6月1日0时至24时,广东省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7例;佛山报告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5例,深圳报告2例)。


深圳盐田区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

均与此前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

6月1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新报告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系盐田区进行第三轮全域核酸检测排查时在重点人群中发现。至此,“5.21”疫情深圳市累计排查出15例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详情

个案14:夏某,男,27岁,居住在盐田区华侨新村二期,是个案12、13的密切接触者。

5月25日、28日,夏某在盐田区两轮全域核酸检测中结果均为阴性。

5月29日、30日,夏某作为密接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月31日,夏某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经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个案15:杨某,女,42岁,居住在盐田区东海丽景花园,为服装摊档档主,与个案5同一小区、与个案13有接触史。

5月24日、25日,杨某居家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月28日,杨某在盐田区第二轮全域核酸检测中结果为阴性。

5月31日,在盐田区第三轮全域核酸检测采样,6月1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经深圳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2人已转送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治疗,情况稳定。初步排查,夏某报告阳性前曾到过:华侨新村、九号小区、鑫润佳生活超市润福家店、固始老鹅店、广富百货华记牛肉粿条店、奈雪的茶(海山路店)。杨某报告阳性前曾到过:东海丽景花园及该小区临街森迪廊精致设计旁楼梯口临时服装摊档和楼上Cake蛋糕店、惠宜购连锁生活超市(盐田店)等。

目前,2人的活动轨迹涉及的重点场所均已暂停营业并封控,居住地点实施硬隔离,相关场所全部实施严格的终末消毒。

经初步判定,夏某的密切接触者有10人,杨某的密切接触者有6人,均已纳入集中隔离观察,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5月31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市民有序接种新冠疫苗 。

广州此轮疫情面对的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而这种变异毒株也是首次在我国国内出现本地社区传播。

如何应对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株?6月1日的《新闻1+1》采访了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南宁境外返回人员不是广州此次疫情源头

溯源工作仍在进行

张周斌表示,关于本轮疫情的源头,有网友们猜测是已回到南宁的境外返回人员,“但通过我们前期溯源和调查,基本上已经排除了这条线。”

目前,溯源工作仍然在进行。

广州本轮疫情R0值降至3.4 但病毒传染力依然很强

张周斌表示,6月1日,本轮疫情的R0传播值(指单个病例在一个潜伏期内能够传染的人数)已降到3.4左右。R0指数实际上反映的是病毒传播和综合防控相对抗的结果,我们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越有效,病毒传播的速度就会越慢,传播指数就会下降。

但张周斌强调,R0下降只是说明通过现有措施遏制住了病毒传播速度,并不是病毒不再传播,它的传染力仍然很强,当我们接触到病毒或感染者时,我们仍然会很容易被感染。疫情还没有结束,仍不能掉以轻心,所有防控措施都必须继续加强。

广州经验:大规模核酸筛查非常有必要

张周斌表示,为应对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广州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流调人数、流调信息获取和管控措施从“先后”变“同步”等。

参与流调的人数大量增加。目前的流调队伍已经扩充到三百人左右,来和病毒赛跑。

流调方式、信息传递必须要加快。以往的方法是先用两三个小时完成对一个病例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然后梳理他的重点场所核心信息。如今必须一边流调、一边获取关键信息、一边反馈关键信息,后方人员接到反馈信息后,同步开展重点场所管控等措施。

张周斌表示,近日,核酸检测加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挖出了很多潜在的传染源,因此,面对传播如此迅速的印度发现的变异株,要把防控做在前面,大规模核酸筛查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