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以高质量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底盘,让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收入好不好、稳不稳,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脱贫成果巩固的核心要素。2022年,全国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增长7.5%,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个百分点。这离不开产业和就业的强力支撑,“两架马车”撑起了脱贫群众的“一片天”。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县、乡、村三级要坚持产业发展全域“一盘棋”,着力培育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引导脱贫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稳岗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大民生。要把稳就业摆在优先位置,落实好就业帮扶补贴、担保贷款贴息、创业扶持奖补等政策,进一步加大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力度,让就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靠山”。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是核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形成合力,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要有机统一。一方面,政府要在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市场监管和法治保障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主导作用,打牢乡村发展根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脱贫群众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建设主体的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农人”,在“富口袋”的同时更注重“富脑袋”,鼓励他们用勤劳双手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监督管理是保障。当前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要时期,要强化监督助力乡村振兴。避免出现在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懒作为、不作为,“翻烧饼”、换频道等现象;防止出现松劲心态、厌战情绪、麻痹思想,结对帮扶“走过场”、解决问题“踢皮球”等损害干群关系的情况。中央纪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思想上的松懈必将带来行动上的松劲、效果上的打折,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脱贫成果的巩固,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从严从实从细的硬作风推动脱贫成果巩固,带领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李博文
来源:东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