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小评】东湖评论:以导向思维推动调查研究造福于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引发党员干部热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是广大党员干部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必修课”。唯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导向思维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造福人民。

坚持问题导向,问计于民。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不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有问题才有求解的动力,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和思考下基层,深入项目、企业、村居一线,多问“为什么”,多思考“怎么办”,多尝试“怎么干成”,善于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交朋友,虚心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首创,从而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和破解之法。同时,还要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从基层干部、群众的“牢骚话”中发现问题、寻找线索,挖掘出“接地气”“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调研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坚持目标导向,问需于民。目标如“标靶”,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攻坚发力的“标靶”。聚焦群众需求,需求在哪里,调研就在哪里,解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就是我们调研的最终目的。敢于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忧所急所盼,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做到调研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站稳人民立场,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调研工作的前提,紧盯民生领域存在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找准调研的主攻方向,将目标定位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生活水平上,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坚持效果导向,问效于民。调查研究的最后不是形成一篇调研报告就算画上“圆满的句号”,而是要看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群众的评价好不好。一方面,要追求效果“最优解”,用好“共同缔造”方法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调查研究中,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有针对性、落地性、实效性的举措,推动问题共解、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另一方面要做好转化运用“后半篇文章”,将总结出的好经验、提出的好措施、制定的好政策及时运用到具体问题、对应工作中,坚决避免只追求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不管政策措施落不落实的“纸上谈兵”之举。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策措施,确保最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调查研究,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见效是根本。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导向思维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心走实,为高质量发展献计助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造福于民。

来源:东湖评论

作者:李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