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镇:锣鼓声声 历久弥新

位于荆山南麓、沮水之滨的远安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催生了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传统农耕为创作背景的薅草锣鼓独具魅力。如今,那里的薅草锣鼓演出团队正悄然发展壮大,让人们感受到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

嫘祖镇是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的故里,镇内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是嫘祖文化、楚文化、农耕文化的交汇地。走进镇文体活动中心,66岁的薅草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沈廷慧正在编排新作品:“我们在打鼓的时候怎么才能准确化呢 必然是你们的边鼓响了 我们的锣才响起 是不是 才能整齐化…”

“自古深山藏古风”。薅草锣鼓源于薅草时边打锣鼓边唱歌的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沈廷慧出生于嫘祖大山里的薅草锣鼓世家,自幼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至今已有60年。沈廷慧回忆道:“我从小看到我的父亲和爷爷们在田间表演薅草锣鼓,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后来我的父亲出去演出,我也就主动跟着去,也就慢慢的喜欢了薅草锣鼓。再后来我又跟着张军友师父学习,慢慢的也就掌握了薅草锣鼓中的“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调。”

远安薅草锣鼓唱腔激情高亢、悠扬婉转,题材广泛,曲牌丰富。千百年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生生不息。嫘祖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宋成木介绍,远安薅草锣鼓中音调的特征保留了古代楚地的“楚声”、“楚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研究古楚音乐和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远安薅草锣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非遗传承人,沈廷慧除了在表演形式方面研究创新,如何让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也是她这几年常常思考的问题。为此,她经常带着团队奔波于景区和校园。沈廷慧深情地说:“薅草锣鼓源自于远安本土,是一张地方文化名片,不能让它在我手里传丢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为传承薅草锣鼓寻找出路,我们团队经常到景区、校园演出,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薅草锣鼓。”

通过沈廷慧的不懈努力和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非遗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远安薅草锣鼓这一传统文化不仅经受住了岁月的洗礼,更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远安县嫘祖镇党委宣传委员陈江玲表示,近年来,为加强对薅草锣鼓、远安呜音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嫘祖镇培养了以沈廷慧、陈德望为代表的一批非遗传承带头人,在民俗表演中展现出乡村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古韵。下一步,嫘祖镇将在进一步办好嫘祖文化节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桑蚕研学,推动文旅融合等方式,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伍玉华、虞顺意 通讯员:尹芯恬、李磊

编辑:刘世卫

审核:王华

终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