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记者 伍玉华 虞顺意 通讯员 王韬)炎炎夏日,稀有的菌菇产品受到市场青睐。远安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通过实施联村共建,共享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反季夏菇喜获丰收,实现了特色产业提质扩容。
盛夏时节,万物葱茏。走进茅坪场镇何家湾村,在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菇棚内,一字排开的菌棒上,鲜嫩的香菇长势喜人。菇农们正忙着采摘,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菇农汤玉梅介绍:“我是茅坪场镇九龙村的人,现在每个月还有活儿干,一个月还可以挣2000多块钱,还可以。”
夏季因温度过高,香菇容易出现烧袋。为破解夏季出菇难题,填补市场空白,茅坪场镇依托食用菌产业协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帮助大自然公司引进食用菌工厂化培育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鲜菇供应。大自然公司销售经理熊芳介绍:“通过实施联村共建,交流和提升种植技术,香菇品质得到了提升,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在镇村的支持下,我们还吸纳了100多名周边的村民来务工,带动了就业增收。”
远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资源要素分散问题一直制约着香菇产业发展。为此,茅坪场镇挂牌成立茅坪河流域联村党委,引导各村跳出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统筹联建片区大自然、山娃子、森源等食用菌龙头企业,推进香菇产业相关技术、劳动力和场地共建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何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徐志介绍:“去年3月,远安县首个小流域联村党委——茅坪河流域联村党委在我们何家湾村成立。一年多来,通过联村党委和食用菌协会积极协调联络,流域内各村和村内企业在发展思路、技术、资金等方面实现了统筹联动。目前,流域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企业和群众越来越团结,整个香菇产业呈现出抱团发展的状态。”
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通过实施联村共建,茅坪河沿线生态环境全面改善,香菇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通过将流域内多个食用菌基地和一家食用菌博物馆串联,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
茅坪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彭飞东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联村“抱团”发展,通过组织联建、治理联抓、产业联兴、人才联育,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接下来,我们将以茅坪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深化‘ 产业+研学’‘ 产业+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流域内各村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编辑:刘世卫
审核:蔡燕
终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