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作奉献 奋发有为当先锋】杨鸿:当好群众“主心骨” 做好产业“领头雁”

远安融媒讯(记者 方李玮 余泽佳 周进伟 通讯员 郑超 温敬)双路村位于洋坪镇中心地带,是远安产粮大村,也是全县人口最多的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鸿的带领下,双路村充分激发党建活力,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发力点,把全力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作为出发点,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今天的“爱岗敬业作奉献  奋发有为当先锋”专栏,我们一起去听听他的故事。

初冬时节,走进双路村油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油菜苗映入眼帘,村书记杨鸿正和村里的种植大户一起查看着油菜长势。

双路村地处洋坪镇中部地带,地势平缓,农田广布。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村年轻劳动力转移,耕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杨鸿带领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了解农户需求,摸清撂荒地亩数,在充分尊重群众需求基础上,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以机动地、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统一管理,推动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农民和村集体共同增收。村种植大户郑志新介绍:“现在都全部使用机械化,不管是打药还是这个耕田收割都是全部使用机械,以后减少了劳力,提高了这个效益。还有种子、化肥全部有合作社一起供应,都比市场都便宜。那个土地流转老百姓照样可以得收入,还可以在合作社里务工,务工也有收入。”

目前,双路村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500亩,土地流转收入每年约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破20万元。雇佣村内老、弱、贫等闲置劳动力进行耕种,带动群众务工30余人,户均增收500余元。

与此同时,针对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杨鸿瞄准全县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的时机,开展生产“托管”服务,从而帮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收益。他介绍:“村两委积极想办法,经过会议讨论,引进了市场主体,协助国泰米业、瓦仓大米等专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一体的龙头企业,对农田进行托管服务。”

通过建立“村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村共吸纳2000余亩土地接受规范化“托管”服务。杨鸿介绍:“一方面提升了粮油生产效率,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群众和市场主体享受了发展红利。目前覆盖农户达300余户,每亩可获利1000余元。”

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自上任以来,杨鸿不仅在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在服务群众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群众遇见大事小情都有了“主心骨”。

今年7月,受天气异常干旱影响,村内农田灌溉水源不足,杨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杨鸿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契机,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协调施工方,在农田集中区新建提水站,铺设输水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农田,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全力保障农作物生产用水需求,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村干部带头干,村民们不能只在一边看。除了当好群众“贴心人”,杨鸿还积极推进群众争当“主人翁”。他组织召开屋场会,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湾组表决的方式,从湾组里有威望、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中推选4名湾组骨干,全面参与湾组自治工作,并号召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村内大小事务。双路村湾组长李兴太说:“上传下达嘛,就是上面村里有什么事,有什么优惠政策,我们要及时地传达给老百姓,让他们懂,再就是老百姓哪有环境、沟渠需要修整的,家里有困难的,我们就要把老百姓的诉求传达到村里,大家都还蛮支持村里的工作。”

在杨鸿的带领下,湾组骨干和党员同向发力,完成2轮湾组全覆盖走访,收集村民意见、了解群众需求20余条,并将意见建议整理为“四事”实事清单,制定解决措施,明确完成时限。目前已召开屋场会3场次,座谈会2次,电话联系1300余户。同时,在湾组治理过程中,双路村还积极引导村民自发组织、自我筹资、自行建设、自觉管理湾组建设,让广大群众成为乡村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村民杨红梅表示:“到自个儿门上了,捐水呀捐东西呀,打这个路啊,搞这个花坛啊,我们都自发搞的。都是为自己嘛,国家政策好,就应该要大力支持,把这个事情搞好,这都是自己享受了的。”

“双管齐下”,双路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很快就变了样,10余户村民自发清理门前乱堆乱放,清理废旧杂物及垃圾20余吨;38户村民主动参与扩宽硬化道路120米工作,80余人次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建设;6名返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打造6处彩绘景观墙。截至目前,拆除危旧土坯房400余平方米,疏通沟渠400米,建设节点2处,铺设人行便道200余米,建设防护围栏250余米。杨鸿说:“我们由原来的干部干、群众看,到现在的干部群众一起干,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也更强了,在我们村级事务和基层治理中,包括村级建设上,群众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成果也是大家共享。”

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韶华不负己。2022年,杨鸿被授予“远安县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作为一名“90后”村党支部书记,杨鸿始终保持着当代青年敢想敢干的拼劲儿,以自我行动践行着“青春誓言”,以“头雁奋飞”的姿态,带领全村人民逐梦美丽乡村之路。

杨鸿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抓产业发展,在培育市场主体和示范合作社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抓基层治理,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能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