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在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之下,呵护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智慧科学的应对“银发浪潮”,探索一条可鉴可信的养老新模式,是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必要举措。
老骥伏枥老当益壮,发挥余热展现担当。自2003年“银龄行动”发起以来,老年群体积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了“银发力量”,释放了“银发力量”的时代光彩。截至目前,全国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有700余万人次,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银龄行动”已成为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重要平台之一。老有所为方能老有所养。给老年人提供回馈社会的机会,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也有利于老年群体抱团取暖、老有所依,从而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余温”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展现新作为。
当“银发浪潮”迎面而来,该如何安放老年群众的“夕阳人生”,真正实现“老有善养”?需要多方合力、多管齐下,用心用情呵护老年人积极养老、安享晚年。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存在供需不匹配、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扩大供给,缓解这种不适应性,满足老龄化社会下的各种新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缓解老年群体养老焦虑提供根本遵循。助力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富品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养老服务是“家事”,更是“国事”。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解决好老年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依靠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日渐成熟,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值得关注的老年群体更有安享晚年的权利,应该发动社会力量满足老年朋友对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唯有多方合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方能让“夕阳时光”更加温暖美好。
作者:中共远安县委宣传部 祝新运
来源:三峡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