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小评】端牢中国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以“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挖掘推广保障粮食安全典型案例,组织粮食安全主题宣教活动,积极倡导爱粮节粮的社会风尚。

农业兴则基础牢,仓廪实则天下安。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应该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守好大国粮仓,既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也提振了“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的信心和底气。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深耕“标准农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放眼神州大地,从岭南大地到江南水乡,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推进,耕地质量以及耕地综合产能不断提升,田间地头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赋能“科技种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进步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我国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弱项发力攻关,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现代农业变得更加有竞争力,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开垦“无形良田”。保障粮食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做足稳产、丰产、增产功课固然必不可少,减损节粮、防止浪费同样不容小觑。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坚持节约优先,反对食物浪费,就能更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要让全社会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要让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惟其如此才能提高粮食生产力、守护粮食安全线。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一粥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回望过往,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展望未来,只有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全民粮食安全意识、节粮减损意识,方能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作者:远安县河口乡人民政府 张亮

来源:三峡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