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聪:漂泊游子扎乡村 木头开出致富花

远安融媒讯(记者 余泽佳 姚星宇 通讯员 杨丹)萍踪曾印五湖霜,淬得青锋试梓桑。茅坪场镇茅坪场村村民常聪早年在外从事边境贸易工作,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见识过塞外的异域风情,领略过延边的自然风光,但家乡的发展变化时时吸引着游子的目光,2020年,常聪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创业。

2021年初,回到家乡的常聪得知发小李斌在茅坪镇从事香菇种植和加工销售,且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经过思考,常聪决定加入好友的香菇种植事业,两人经过商量,共同创办了远安乡味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两人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最终选取了高端化产品路线“椴木香菇种植”作为公司的深耕赛道。区别于“袋料香菇种植”,椴木种植的方式使香菇成长环境更加贴近自然,在保证产品绿色、营养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市场价值。李斌介绍:“现在整个市场,香菇就是袋料香菇和木头香菇,木头香菇的价格会比袋料香菇要高很多,所以这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我们想做一个差异化比较大的产品出来。”

椴木香菇种植在品质和经济价值上都有着显著优势,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高、生长周期长,因此常聪在茅坪镇九龙村推广椴木香菇种植的过程中,不少村民因为担心椴木香菇的种植及销路问题,从而摇摆不定。

得知公司业务发展受挫,九龙村村委会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调企业和村民两方,九龙村干部带领常聪上门为村民答疑解惑,并协调双方通过签订收购协议的方式敲定合作。村支部委员刘永成介绍:“他们企业到我们九龙村以后,我们村里就安排的专业的人和企业对接,下沉到户,给他们宣传种植各方面的技术,包括后期的收益状况,都跟老百姓细地讲解。老百姓能够稳定的增收,对我们村里来说,作为一个整体的农户种植这一块,也有积极的信心。”

三组村民李家富告诉记者:“就是签了协议他们说长出来以后就来上门收,只要达到质量要求,质量好就可以达到40到50元/斤,一年搞好了能有上10万块钱。”

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与企业合作,与此同时,企业的菌棒收购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在公司发展即将步上正轨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李斌回忆道:“初期因为做产品的质量把控不是很严格,然后我们找他们签订采购协议,定的这个价格,我们就必须按这个价格去拿,但是发现货质量参差不齐,对我们公司损失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后续我们跟老百姓商量,教他们怎么做,教他们怎么去分选,然后后期质量就有了明显提升,都能做到互惠、双赢,老百姓的经济收益也有了很大提高。”

李家富补充道:“搭棚、种植、养菌、出菇的时候都告诉我们怎么弄,捡菌子的时候第一是捡多大个的,面子要是黑面,要捡均匀的,像这样菌子质量好点的,起码是50块钱一斤的,肯定是好质量的,我们现在菌子的质量越好,价格就越好。”

除了提供技术指导,还要保证畅通的香菇销路,常聪结合自己多年走南闯北积累下的经验和见识,借助电商平台的东风做起了直播带货。常聪回忆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很多当地的香菇的销售主要是传统的一系列方式,比如说上门来收购,或者是当时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偏低,所以我们当时决定用我们年轻人的想法做电商,然后把价格稍微提升一点,品质提升一点,通过电商的渠道卖出去。”

如今,远安乡味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集电商、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特产品企业,每年椴木香菇及周边产品的收购量达20万吨,菌棒销量更是近50万棒,2024年全年电商销售数据达1200万余元。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带动了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致富,乡亲们通过种植椴木香菇,每年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刘永成介绍:“目前我们能够惠及我们九龙村的村民增收大概有500人左右。平均每户每年大概可以提高收入5000元左右。”

谈及返乡创业的感受,常聪的心中满是感慨,他说作为在外打拼的游子,返回故乡不仅能够与家人团聚,能更好地照顾家庭,也能体会到家乡优良的营商环境。他感概道:“返乡创业,首先我是远安人,然后其次我是年轻的远安人,所以我在外面上班的时候,我都觉得我应该回到我的家乡。首先营商环境这一块是非常好的,有任何问题可以跟村里、也可以跟镇里直接反映,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办法给你解决和反馈,其次就是资金这一块,目前县里面有资金支持,比如说有各种创业贷款,都是利息很低的,或者说是没有利息,遇到任何问题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反馈,不管是销售问题或者生产问题,他们都会想办法解决,所以说年轻人必须要回来试一下,因为对家乡支持,家乡也会对你支持。”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