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记者 余泽佳 通讯员 王磊)蜈蚣,曾是金庸笔下令人恐怖的“五毒”之一。现实中,蜈蚣其实是常见的中药材,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在我县河口乡,“80后”夫妻张伟、曾令凤返乡创业养殖蜈蚣,让“毒虫”变“富虫”。
走进河口乡河口村松鹤园养殖厂养殖大棚,张伟与妻子曾令凤正在查看蜈蚣的生长状况。目前养殖场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计划养殖蜈蚣300万条。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体长12厘米左右的蜈蚣,收购价格每条2至4元。张伟介绍道:“我在枣阳做工程的时候,在一个仓库旁边看到的一个养蜈蚣的,我就慢慢的对这个东西比较好奇。一直到去年的时候,我老婆返乡创业的时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真的想到,现在蜈蚣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非常高,就做了这个。”
河口乡生态环境良好,温度适宜,很适合蜈蚣生长。曾令凤回忆道:“我印象中小时候有很多邻居打着手电筒去山上捡蜈蚣,这个环境适合蜈蚣的生长,所以我们就决定在河口养蜈蚣。”
目前,松鹤养殖厂共有7万条种条,今年年底幼苗预计达到100多万条,三年后将达到300万条。虽然蜈蚣看着凶猛阴毒,但很脆弱,需要精心照顾,是特种养殖业内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品种。据了解,蜈蚣的饮食上有大学问。除了保证食材的新鲜,还要分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食材,投喂时也要均匀铺开,防止相互争食打架。为了让蜈蚣吃上新鲜的食物,他们养殖了黄粉虫,还挖了一个鱼塘。
张伟介绍:“我们厂里现在是两个模式同时进行。一个场地模式是精细化养殖,另一个场地是懒人养殖模式。因为我要达到规模化的养殖,那么就要采取一个双保险。”目前,张伟正采用精细化养殖模式对蜈蚣进行精养,这种模式对养殖环境里的温度、湿度、消杀环境要求高,张伟小两口为此投入了更多精力。
河口乡河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克常说:“希望张伟跟曾令凤把这个技术学好,要100%成功后带动老百姓也来养殖,走蜈蚣养殖的富裕之路,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收益,在经济上更宽裕。”
现在,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蜈蚣采购商和准备投入蜈蚣养殖的养殖户慕名而来,向他们请教养殖技术,并洽谈合作。未来,张伟和曾令凤希望通过攻克更多的养殖技术瓶颈,获得更加成熟的技术经验,从而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