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在远安】宗峰明:戎装虽卸初心在 头雁领飞产业兴

远安融媒讯(记者 姚星宇 通讯员 王清云)脱下军装,不改军人本色;扎根乡土,续写奋斗篇章。“80后”退役军人宗峰明回到家乡远安,凭借军人的果敢与坚韧,从鱼腥草种植起步,不断探索发展多种产业,带领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路。

五月的董家村,农事正忙。走进村里的水稻种植基地,宗峰明正在试用他刚购买的水稻直播机。这也是远安首台智能化精量直播机,能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放下直播机,他又马不停蹄地来到鱼腥草种植基地,仔细查看作物生长情况,耐心地向村民讲解着种植技术。

2001年,宗峰明从部队退役,先后在体制内和企业工作。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让他感觉到了农村天地的广阔,发展农业大有可为。2020年年初,宗峰明选择回到农村,在当阳试种鱼腥草获得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后,宗峰明萌生了返回家乡远安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

于是,同年7月,宗峰明来到旧县镇安鹿村、董家村发展了50余亩鱼腥草种植实验基地,当年便实现收益100万元。首战告捷后,他没有独享成果,而是积极引导周边村民参与种植。如今宗峰明已经在远安发展了旧县镇、嫘祖镇两个鱼腥草种植基地,面积已扩大至300余亩,带动一大批群众就业,每年发放工资超30万元 。旧县镇董家村村民陈玉梅说:“宗老板来找我们把这个田承包,我们又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又跟他打工,就比以前还好些了,自己又少操心。”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宗峰明成立了远安欣隆农业公司,创新采用鱼腥草与中药材、粮油种植轮作模式。去年5月,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退役军人专题培训后,宗峰明又有了新想法——与董家村村委会深度合作,由村委会组织农产品生产,他自己负责组建销售公司开拓市场。

说干就干,宗峰明奔走于武汉、孝感、宜昌、恩施等地积极推广远安优质农产品,通过不懈努力,公司订单不断。为了让农产品卖得更好,宗峰明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他还顺应发展趋势推进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将远安的农产品和腊肉卖得红红火火。

旧县镇董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燕介绍道:“宗峰明他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加入到我们董家村之后,不仅给我们的村民和村集体带来了一定收益,他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情,在后期发展中,我们要更加加强合作,为我们村集体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宗峰明的努力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认可,2024年,宗峰明被聘为旧县镇“经济发展顾问”。与此同时,远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搭建远安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军创分会、开展创业就业指导等措施,为宗峰明发展产业提供帮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和就业创业股负责人王清云介绍:“我们搭建的军创分会这个平台,主要是让退役军人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宗峰明就是其中的受益的一员!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军创分会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为退役军人创业者打造更优质的服务平台,帮助更多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想!”

宗峰明表示:“我本人也受到我们远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的推荐和扶持,包括政策对接以及各种技能培训,我将把这些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为技能,运用到我们广阔的农村这片土地当中。”

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宗峰明的农业公司水稻、粮油种植面积超200亩,每年产出特色冷水米10万斤以上、油料1万斤以上,蔬菜3万多斤,鱼腥草产量达200吨以上,同时,农业公司还与中国国药集团建立了合作,通过农事生产每年可带动30多人就业。

建设鸡鸭鹅养殖场、村级生物颗粒产业园,深度开发鱼腥草饮料和药材市场,成立劳务公司,成立水果协会……宗峰明的脑海里,还谋划着更多发展蓝图。从军营到田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继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宗峰明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把我们远安最好的米、油推向全国市场,第二是深化农副特产品加工,延伸打造更多远安品牌,我们也计划挖掘远安民间农副产品的一些品牌,做更多的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