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仓谷香:“科技小院”赋能创新发展 三方协力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

远安融媒讯(记者 余泽佳   通讯员  王休武  宋云)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了一年一季的插秧时节,湖北远安瓦仓米科技小院内,由省农科院培育、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公司引种的一批水稻新品种秧苗长势喜人,即将在我县开始规模化栽插试种。

“我们今年这个新品种,它的优势就是产量高、米质好,而且就是抗病、抗虫、耐高温。”在位于洋坪镇的湖北远安瓦仓米科技小院内,几名来自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专家正在仔细检查育秧盘内秧苗的长势情况。

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在远安县瓦仓村大米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成立,长期以来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为让水稻种植产业实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县科协发挥与各大科研院校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公司先后与湖北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达成深度合作关系,并在2024年正式挂牌成立湖北远安瓦仓米科技小院,借助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精心育种、提产增效,也为大批院校人才提供了科研实践的广阔平台。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卉颖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共同助力湖北省稻米产业的提档升级。”

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汪宗平介绍:“我们跟他们合作后,第一是品质好了,米带香味儿,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量提起来了,成本就低一些,在市场上更有竞争优势了。”

近年来,企业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优化了茅坪场、洋坪、旧县、河口等4个乡镇10个村约10万亩水稻的种植,形成了选种、种植、收割、收购、加工、销售全程产业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劳务用工、订单回购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富裕,将瓦仓大米产业推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洋坪镇三板桥村村民谭胜利说:“合作社帮我们收割、整田,每亩一年将近要便宜200块钱,我家平均每年增收4000块钱。”

随着科技小院的不断发展完善,科研院校、企业和当地政府间的三方互动也将进一步加强,科研院校的高新技术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贴心服务,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