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记者 姚星宇)2021年,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被派驻到鸣凤镇花园村。四年来,工作队扎根乡村,以教育资源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民生改善为抓手,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教育赋能,点亮乡村未来。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将教育帮扶作为重点工作。近四年来,累计组织校内师生志愿者100余人次来到花园村开展支教活动,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了美术、书法、体育、编程和机器人等特色课程,极大丰富了乡村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杨海亭介绍:“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给我们村里的图书角一共捐赠了 888 册图书,供孩子们免费借阅,学院的学生还会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境美人和,百业方兴。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放在首位。他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村内排洪沟、通组路、高标准农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花园村二组有一条通组道路狭窄,道路两旁,农户们随意堆放杂物,让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拥挤不堪。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啃下这块“硬骨头”?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挽起袖子,身先士卒带领村民们开始了环境改造。花园村二组组长陈天林介绍:“我们驻村工作队到农户家里反反复复做工作,最多达到十次以上,然后还带领我们全组老百姓,自己带工具,穿水鞋,到旁边的沟里,污水沟,进行打捞、清理,堰塘的清理和沟渠的清理,现在我们花园二组在咱们花园村内是最漂亮的地方。”
四年来,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资金 50余万元,硬化拓宽道路 700米,安装路灯100 盏,完成了花园村八、九、十组季家排洪沟项目;花园村九组、十组旱改水和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花园村一组、二组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等,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因此也越来越好。村农家乐经营者李明国高兴地说:“花园村的环境搞得好,来游玩的客人也很多,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过的也很好,也有奔头了!”
产业兴则乡村兴。工作队在深入调研花园村的气候、土壤以及交通情况后,选中了羊肚菌规模化种植这一产业发展之路。2024年,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花园村引进市场主体流转土地300亩,种植羊肚菌,开展菌稻轮作。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还发挥高校优势,将农业专家团队请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从种植技巧到病虫害防治,全程为村民保驾护航,村民季光忠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种地都是靠天收,种出来的东西也卖不上价,现在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再去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
武昌工学院驻花园村第一书记舒俊宏介绍道:“去年种羊肚菌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了将近5万元,带动村民务工6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收5000元。2025年我们还计划为市场主体修建冷库和育种基地,解决规模化保存和育种运输等难题,预计后期种植规模能达到500亩。”
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需求,工作队践行“脚步丈量民情”的工作方法。2024年全年,驻村工作队对花园村84户脱贫户、监测户进行了两轮全面走访排查。他们一家一家地走访,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
如今,在武昌工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花园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幸福美满。
舒俊宏表示:“我们立下‘省派驻远安工作队六有六必’的庄重承诺,就是用脚步丈量每一户民情,用汗水浇灌每一份期盼,让关怀浸润乡土,让振兴成果普惠全村。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助力“花园里精品民宿、采摘园”等农旅项目顺利落地,将花园村打造成远安县名副其实的品牌村。”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