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通讯员 黄静 杨森)6月20日,远安县2025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远安薅草锣鼓培训班在文化馆多功能厅圆满举办。全县各乡镇远安薅草锣鼓传承人、爱好者、文旅岗工作者、部分民间文艺团队骨干,共计70余人参与培训。
此次培训以“蓄势赋能”为目的,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出发,辅以非遗保护相关法律与政策,邀请了宜昌市文化名家、正高职称专家白晓萍、远安县文化名家、国家二级作曲家杨卫民就远安薅草锣鼓进行《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新时代非遗传承人如何履职》《远安薅草锣鼓:古老艺术的魅力》专题授课。远安薅草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沈廷慧作交流发言。
培训班“干货满满”。专家老师们系统地梳理了远安薅草锣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让与会人员对远安薅草锣鼓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以远安薅草锣鼓之“长”,赋能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团队蓬勃向上发展。为进一步交流经验,增进了解,来自全县各乡镇的五个远安薅草锣鼓乐班还开展展演评比,现场发放证书及奖品,反响热烈。
培训结束,县文旅局党组副书记石强为远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授牌,此次授牌基地涵盖文化站、民间社会文艺团队、企业等,它们既是传承的阵地,更是创新的平台。未来,将以活态传承激活非遗生命力,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
县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远安县积极加强非遗宣传,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认知和感受到身边的非遗之美。下一步还将持续加大代表性传承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传承人活动的支持,生动讲好远安故事,传播好远安文化,共同营造人人热爱非遗、保护非遗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