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职院驻村工作队:以智赋能 以干兴农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远安融媒讯(记者 杨沄 宁垦)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重要力量,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扎根我县茅坪场镇茅坪场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职业教育资源优势,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以“产业发展+校村共建”模式,为该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三峡职院自定点帮扶茅坪场村以来,便将人才振兴作为核心任务。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该村产业发展实际开展技能培训30余场,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500余人次。

“以前我们种中草药的时候都用老土方法种,三峡职院的王老师李书记他们来了,给我们培训了。”茅坪场镇茅坪场村中草药种植大户杨化林说,“培训以后给我们引进了新的种子和技术,现在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提高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心里非常高兴。”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驻茅坪场村第一书记李静介绍,通过技能培训,让村民们掌握一技之长,既是此次教育帮扶的重要目标,也为他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驻村工作队结合村实际,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他们帮助村里成立了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同时,利用学院的电商专业优势,为合作社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三峡职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茅坪场村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的产品不仅卖得出去,还卖出了好价钱。现在通过线上平台,能卖到全国各地,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除了帮助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线下的消费帮扶更是让村民多了一条增收渠道。2021年以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工会采购、电商直播、广泛发动商超、同事朋友等多方社会资源购买农户自种自养的农产品等方式,累计帮助村民销售香菇、土鸡蛋、大米等农产品80万余元,形成了“以买代帮、以购代捐、全员参与”的消费帮扶格局。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自驻村帮扶以来,驻村工作队多次联合学校各学院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来到村里为村民们绘制了一幅幅墙绘作品,成为茅坪场村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识教育学院师生到村开展“推广普通话、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让村里的孩子们受益匪浅;康养与护理学院的师生走进福利院,为老人进行急救知识和健康养老知识的普及……一系列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了解村民需求,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驻茅坪场村工作队成立了“暖心服务小队”。他们秉持“铁脚板”工作队“有路必行、有户必访、有田必达、有情必问、有求必应、有林必巡”的“六有六必”服务理念,深入每家每户为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村民反映的民生、产业发展等各类问题 80 余项。

2024年,茅坪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8.91万元,较上年增长了60%。从产业基地的深耕细作,到文化课堂的智慧启迪;从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到村民家中的促膝长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以创新之姿、务实之举,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活水”。如今的茅坪场村,道路宽敞、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审:周进伟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