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抄表不入户 缴费不出门 远安两万余块物联网智能水表全面“上岗”

远安融媒讯(记者 杨沄)“小水表”连着“大民生”。针对以往机械水表人工抄表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为避免错抄、漏抄等人为因素影响用户利益,县住建局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严密组织”的推进策略,开展智能水表更换工程,两万余块物联网智能水表全面上岗,让“抄表不入户,缴费不出门”从愿景变为现实。

眼下,又到了每月居民用水核算缴费的时段,在远安县鸣凤城区供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用再像往常一样奔波于每个居民楼道之间抄验水表。取而代之的是电脑端系统自动上传的居民用水信息计量单。这标志着传统的入户水费抄表员成了过去式,两万余块物联网智能水表正式接替了这一工作。远安晟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营业部部长刘维龙介绍:“现在换了物联网智能水表,相比以前人为抄表周期更短、读取数据更精准,以前是三个月左右抄一次表,现在是每个月固定时间自动抄表,实时的用水量数据自动发送到居民手机上。”

截至目前,鸣凤城区已更换智能水表两万余块,为解决居民智能水表的使用问题,县晟源供水公司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社区群和入户宣讲等“线上+线下”的方式,确保每位居民都能真正享受到智慧供水带来的便捷。县住建局公用事业股牵头负责人张军介绍:“物联网智能水表工程,先后投入约1100万元,逐步为居民免费更换两万余块智能水表,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建成实现了从“人工抄表”到“云端计量”的转变,达到了“抄表不入户,缴费不出门”的便民效果,切实提升居民的用水体验与满意度。”

从楼道里穿梭的抄表员,到云端自动生成的计量单;从排队缴费的奔波,到指尖轻点的便捷。智能水表的普及,不仅是远安县供水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缩影,更计量着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感。

质量是民生工程的生命线。在工程启动前期,县住建局联合县城发集团全程监督采购流程,严格落实“出厂检、入库检”双重把关,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居民家。

针对居民反映的水压波动、水表防冻等问题,县住建局联合县晟源供水公司制定水表改造安装规范,采取“一箱、一套、三阀门”的统一标准(一个水表箱、一个水表保温套、表前防盗阀、表后止回阀门和铜闸阀)加装止回阀,防止水压波动造成计量误差;同时水表箱和保温套保障了水表的使用环境,延长水表使用寿命。县晟源供水公司还对安装人员、运维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城区15分钟、城郊30分钟”漏损抢修机制,让响应速度跑在群众需求前面。

一审:刘世卫

二审:蔡燕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