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通讯员 何哲)“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马渡河的‘大芬4号’柑橘,皮薄肉嫩、酸甜多汁,都是今早刚从果园摘的,现摘现发,错过就没啦!”连日来,在洋坪镇笕口河流域的柑橘种植基地里,一场热闹的直播带货正在进行。

镜头前,镇人大代表杨何成、马渡河村党支部书记曾群芳一边熟练地剥开柑橘展示果肉,一边热情地与网友互动。他们当月累计直播10多个小时,线上卖出马渡河柑橘130多单,10余户果农尝到了甜头。
“以前咱们的柑橘再好,也只能等收购商上门,价格被压得低不说,遇到行情不好还会滞销。现在有了电商,果子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不仅价格高了,销路也稳了!”马渡河村果农黄瑞雪看着刚到账的销售款难掩激动。而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洋坪镇人大代表们的积极推动。
洋坪镇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孕育了柑橘、黄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但长期以来,也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优质特产“藏在深山人未识”。近年来,洋坪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各项服务协调工作。持续开展“三在三争”代表行动,组织人大代表在选区单位、代表平台、本职岗位发挥表率作用,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视察、指导农业生产销售,有效推动代表履职从“坐等上门”向“主动下沉”、从“泛泛而谈”向“精准把脉”转变。
笕口河流域的柑橘作为洋坪镇的“明星特产”,其销售问题被代表们列为重点攻坚目标。针对柑橘易损坏、保鲜期短的特点,人大代表陈鹏多方考察,引进了专业的柑橘分级筛选设备和真空保鲜包装技术,帮助果农将柑橘按大小、甜度分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价格,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洋坪镇特色农产品的电商销售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以来,洋坪镇笕口河流域的柑橘更是凭借直播带货和平台推广,单价提高至2—3.5元/斤,果农人均增收2000余元。
一审:刘世卫
二审:蔡燕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