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融媒讯(记者 张梦萌 通讯员 张浉浉 杨帆)位于花林寺镇花林寺村的龙仰书院建设项目,是湖北龙仰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省级重点项目,该项目以一座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徽派古建筑为核心改扩建而成,这座古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单体规模最大的徽派建筑之一。如今,龙仰书院不仅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沉浸式文旅地标,更成为远安文旅产业升级的“文化新名片”。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在龙仰书院正门,“龙仰书院”几个鎏金大字在天光下笔锋苍劲如松,彰显着文人风骨与百年文化底蕴。在绿水青山自然景致的映衬下,粉墙黛瓦的书院群落古朴典雅、气韵生动。步入楼内,木雕、石雕和砖雕相结合,飞阁流丹,雕梁画栋,每一处装饰细节都透露着徽派建筑的精致与厚重。
2015年,龙仰书院主楼从安徽黄山搬迁至湖北远安。2024年龙仰投资集团启动龙仰书院扩建项目,在严格保留古建筑原有肌理、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创新性融入文化主题酒店、十馆八坊、古风集市等现代设施,将其打造为集食宿、研学、度假、会务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让百年古建筑既留得住“古韵”,也接得上“新潮”。
独特的徽派建筑风貌与诗画远安的山水景致相得益彰,让龙仰书院建设项目自今年7月试营业以来,迅速成为游客打卡的“中式美学地标”。公司董事长陈宗新介绍:“我们从今年7月份试营业以来,总接待人次大概是6万人次,国庆期间接待人次大概是3.2万人次。”
除了欣赏古建之美,丰富的文化体验项目更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换上汉服、制作口脂、体验调香、制作蚕丝扇等,在古韵空间中触摸历史温度;书院精心设计的研学课程,串联起古建营造智慧、非遗技艺传承、远安地方文化等多元内容,既能让孩子们行拜师礼、诵经典、学非遗,也能满足成年人文化研修、会务培训的需求,实现“老中青”全客群覆盖。陈宗新表示:“我们选择在远安,正是因为远安自然资源好,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好,再加上又是我的家乡,所以我选择在远安创办龙仰书院,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非遗,这些很好的东西,通过我们把它传承下去。”
随着龙仰书院建设项目的试运营,也给众多文化爱好者和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今年28岁的张岚,是一名汉服爱好者,也是项目带动就业的受益者。“我本来就是学的旅游管理,毕业后在荆州方特工作,(后来了解)远安也在大力发展旅游项目,然后就了解到龙仰书院这个地方,我就过来了。我从2015年已经接触汉服了,公司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一起来筹备这个汉服馆,龙仰书院,书院本身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这边有这么多传统文化,特别是汉服、非遗的手工艺品,通过这样的地方,把文化传承给其他人,我觉得还是挺开心的。”
据书院负责人介绍,待全面运营后,占地3万平方米的书院项目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研学、500名成人度假,预计年接待量超1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带动百余人就业务工。
谈及未来,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将聚焦 “文化 + 文旅 + 教育 + 康养” 的多元产业生态,整合古建营造、非遗传承、研学培训、高端旅居等资源,持续拓展规模、丰富业态、深化体验,力争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陈宗新表示:“下一步,我总结的话,大概是两个思路,一个是引进来,一个是走出去,引进来呢,我们需要把传统手工艺人,非遗的传承人,尽可能的引进来,走出去,我是希望借助我们自己的平台,能够在全国有10个、20个龙仰书院,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一审:刘世卫
二审:周大威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