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形记”

  

  本网讯(通讯员 张成 赵德品)远安县嫘祖镇盐池村,山多地少,土质贫瘠,山里的汉子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群山的环绕之中,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思维较为封闭。

  从2017年2月份开始,远安县工商局开始对盐池村134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一年来,33名帮扶队员用真心写真情,帮助他们整修危房,解决饮水,硬化道路,发展产业,引导他们与时俱进,激励他们脱贫致富。通过近一年的帮扶,全村绝大多数贫困户从思想上,生活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不是懒汉!”

  嫘祖镇集中安置点里,重点贫困户叶世德从外地打工回来了,第一时间就赶到嫘祖工商所去看望他许久不见的“董大哥”。半年的时光,叶世德瘦了,黑了,但是看起来更有精气神了。

  

  “董大哥,我要出去打工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2017年7月31日晚上,盐池村三组村民叶世德在宜昌东站给他的帮扶人,嫘祖工商所所长董邦剑发送了这样一条短信,便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陌生的城市郑州开始了打工生涯。

  45岁的叶世德这是第一次出远门。由于先天疾病,他说话、反应速度都比别人慢半拍,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在家,无所事事,至今依然单身一人。自从父母去世以后,家里的土坯房也因为年久失修无法居住,长期借住在附近西河村的亲戚家里。7月初,盼望已久的他在苟家垭集中安置房领到了钥匙,董邦剑领着他开通了自来水和电视信号,每天下班便来到不远的安置点与他交心谈心,鼓励他要自立自强。

  但是,得知叶世德要离开远安到大城市打工的消息,还是让董邦剑有些大吃一惊,担心他无法适应外面复杂的环境,后来知道与叶世德一起打工的还有几个亲戚,才算放下心来。这几个月,董邦剑每个星期都要打电话询问他在外地的工作、生活情况,让远在他乡的叶世德对这个异姓的“董大哥”感动不已。

  快要过年了,叶世德拎着大包小包和几千元的存款,满载而归,“我不是懒汉!虽然我比别人反应慢,可是只要我愿意吃苦,也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感谢董大哥让我明白了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

  “再苦再累也要供女儿读书!”

  寒假到来,盐池村四组向定强的小女儿从嫘祖中学回到家中,发现破旧的土坯房经过维修后焕然一新,变成了青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清澈的自来水和一条崭新的公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长年愁容满面的父母脸上也有了笑容。

  在大山里,女孩们早早地辍学回家,帮忙养家糊口,等着嫁个好人家,这是上世纪大多数山村姑娘的人生轨迹。向定强的大女儿便是这众多姑娘中的一个。48岁的向定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疾病,双腿行动不便,常年需要杵着拐杖行走,月需支出购药费用近500元,还要供小女儿读书。

  

  面对困难,他曾经也打起了退堂鼓,想让小女儿回家帮忙赚钱减轻负担。工商局驻村“第一书记”赵德品得知情况后,给他宣讲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各项优惠政策,让他鼓起生活的勇气,打消“女儿迟早要嫁人,读再多书也没用”的错误观念。

  在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的小女儿顺利享受各项教育扶贫政策,打消了思想顾虑,成绩越发优异。"再苦再累,也要供女儿读书!"向定强已经意识到,不能让贫困代际传递,他在自家山上种了几亩茶叶,妻子如今也外出务工。

  “让母亲安度晚年是儿女应尽的责任。”

  盐池村二组的向定兰、向定江两兄弟过去曾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反面典型”。哥哥向定江今年60岁,弟弟向定兰53岁,兄弟二人身体健康无大病,均未成家,和他们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住在偏僻小山坳的一个破旧土坯房里,种着1.2分地的玉米,养了1头肉猪,每天上午睡到10点钟才起床做早饭。平时兄弟俩一有零用钱就到外面买酒喝,喝到很晚才回家,家里老母亲的日常起居从不过问。

  没有妻子,没有儿女,没有生活动力,全年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再熬几年就都能熬成五保户。这种家庭怎么脱贫?怎么让他们改变“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状态?

  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后,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决定从“孝道”开始入手做工作。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传统美德,只是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有些人已经迷失了方向,帮助他们寻找航向就是当务之急。

  帮扶队员联络了村里的道德理事会、百姓宣讲员几次三番来到他家里,通过思想劝导,耐心说服,终于让两兄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8月初,在驻村队员帮助下,他们申请了C级危房改造;9月初,十几户居民自发组织修通了到山坳的路,修路的过程中两兄弟出工出力、热情高涨;10月初,向定兰与村里签订了公益岗位用工协议,成为公路养护员,每天都尽心尽力打扫公路,最近天降大雪还冒着严寒到公路上除冰;早上早早地起来喂猪,劈柴,给母亲做饭。“扶贫工作队员让我明白了人生在世,不能只顾自己,让母亲安度晚年,是每个儿女都应尽的责任。”两兄弟的转变,让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都欣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