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小评】“网评新人”需将文字融于生活

接触网评一年多时间以来,在慢慢探索网评之道时,发现其中奥秘无穷。今天,我便借“三字经”之招,讲讲我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网评写作还得“勤为径”

评论与我们工作中常常写的材料、总结不同,当自己心中拟定一个主题时,所写的评论要快、准、狠,敢于去一针见血的分析,也要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明。网评的写作也要紧跟社会热点,及时的剖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网评写作离不开“勤”这个字。要勤于思考,许多时候,三段论好像成为了固定模式,但在动笔前的思考中,要尽量去思考更多的层面,这样也有助于文章更有层次感。勤于思考之后,还要勤于动笔,不可“止步不前”,只有动笔写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勤于沟通也同样重要,沟通不能仅仅满足于与编辑的沟通、与网评前辈们的探讨,还要在生活中留心,也许只是与朋友们偶然的一次讨论,也会成为自己灵感的来源。

二、文字功夫还需“苦作舟”

多写只是提高文笔能力的一部分,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与网评相遇后,加班加点写网评是常有之事,有时会苦于“词穷”,有时会苦于“标题”……其实写网评也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不妨将网评融入于生活之中,别为了写而写。在日常中通过保持阅读来提升自己对于文字的处理能力,每天哪怕是阅读一篇短短的文章,读过之后用心揣摩优秀作品,也是能学习到知识与写作技巧的。要提升写网评的文字功夫,我自己也还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往往读到各位大神的文章,我便独自在心中感叹:“写得实在是精妙,值得深入学习。”

三、观点表明还要“思化桨”

往往写好一篇网评,文中的几个分论点就是我对于这个“热搜”和社会现象的观点,然而,几个观点的产生,取决于写作前拟好的一份提纲,然后再用片刻的“灵光乍现”进行补充。而写提纲之前,要给予文章主题和社会热点充分的思考,不怕思考得多,反而是思考的越多,素材越多,写起来才会更流畅,有时还能一气呵成。当然,在提炼文章小标题上,也是我需要去重点学习的地方。因为一个充满亮点的标题,更能让编辑、读者关注到这篇文章,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写文章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去充分思考,以思维化作船桨,泛舟于学海之上。

四、提质提量还将“学无止”

《暖心春运,爱在旅途》《打破了“次元壁”,助力传统文化火出圈》是我刚接触网评时写的两篇文章,一篇是2023年春运时所写,一篇是写传承传统文化。来到了文化和旅游局后,所写的网评文章也基本以“传统文化”和“文旅融合”等主题为主。但是,网评写得多了也便成了习惯,现在的我,会积极选取很多除文旅之外的主题,比如《用“茶乡经济”为乡村振兴添彩》,还有《龙的传人爱中国丨让传统武术绽放流行光芒》《提振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等网评。为了写好不同主题的网评,就得不断学习,不断了解新领域,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网评文章更有深度、更有质量。

在网评的写作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探索,通过勤学、苦练,让自己跟随网评学到更多,创作出更多有思考、有价值、有深度的作品。

作者:远安县文化和旅游局 廖玮雯

来源:三峡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