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帮扶心连心】冰雪经济触动振兴密码 古老村庄迎来四季“热”望——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落星村驻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远安融媒讯(记者 姚星宇 宁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驻村帮扶落星村以来,发挥专业所长,为该村发展特色地质文化精准把脉,推动落星村的产业发展与村居规划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季带四季、一业兴多业”的发展格局,串起了产业、民生、治理的多重变革,让古老的小山村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在国内首个溶洞滑雪场——武陵峡口溶洞滑雪场,前来滑雪的游客已在装备租赁点前排起长队。据了解,位于河口乡落星村内的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滑雪场,自2024年7月开业以来,单日最高接待游客2000人,总营收已突破500万元。滑雪场热度的背后,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驻落星村工作队提供的专业支撑。

2023年,河口乡落星村萌生了利用天然溶洞建造滑雪场的想法,却苦于缺乏专业指导一直议而未决。恰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选派人员赴村开展帮扶,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王树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这一设想注入了“强心剂”。溶洞四季滑雪场现场负责人付家明感激道:“要建造溶洞滑雪场,第一个问题是要进行溶洞地质安全评估,这多亏了落星村驻村书记的专业指导,让我们的滑雪场项目早日落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驻落星村第一书记王树丰告诉记者:“溶洞的形成年代至少要上百万年以上,目前地质情况相对安全,滑雪场的建成能带动落星村的经济,所以我们驻村工作队就以尽快的速度来促进滑雪场项目的落地。”

王树丰带着专业仪器,走遍溶洞的每一个角落,精准测算地质数据,为滑雪场的安全建设和科学运营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滑雪场项目很快竣工投入使用。利用冬暖夏凉的溶洞建造的滑雪场,让夏季滑雪成为旅游市场新宠。而滑雪场的爆火像一粒“火种”,迅速点燃了山村的发展引擎。周边农家乐生意节节攀升,昔日小乡村也变得热闹非凡。

河口乡落星村农家乐经营者孙兰英开心道:“人越来越多了,现在生意也好了,收入也翻了倍。”

人气旺了,人居环境的改善也紧随其后。驻村工作队帮扶的20万元资金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2.1公里的硬化道路连通了落星村家家户户,2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归路,古老的小山村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变得干净整洁。

更细微的改变在悄然发生。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屋后斜坡坍塌、油菜“根肿病”等急难愁盼问题,工作队迅速行动:推动地质灾害点纳入工程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暴雨冲垮的村道被纳入“以工代赈”项目,村民在参与修路的同时,还能领取劳务报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消费帮扶也跑出“加速度”。工作队通过工会集采、朋友圈带货等方式,帮村民卖出香菇、菜籽油等农副产品,让“土疙瘩”变成了“香饽饽”。

落星村的特色地质文化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现在,在工作队办公室的规划图上,溶洞研学路线、化石原位馆改扩建等项目已勾勒成型,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驻村工作队计划推动落星村的产业发展与村居规划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季带四季、一业兴多业”的发展格局。

王树丰介绍道,如今的落星村,春有研学团探究奇幻溶洞,夏有游客在滑雪场纵横驰骋,秋有摄影爱好者追逐山雾,冬有旅游团揭秘远古“湖北鳄”—四季轮转间,驻村工作队用专业与坚守证明:乡村振兴的赛道上,每一片“雪花”都能落地成金,每一步脚印都能通向振兴之路。

一审:刘世卫

二审:蔡燕

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