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小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当新时代大先生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特殊的时间节点赋予了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的教师要发扬教育家精神,时刻铭记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大先生。要践行终身学习,要有大胸怀,成为人类共同的弘道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使命和任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长期以来,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40多年,创办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两千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用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牢固树立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要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和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各相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教育事业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能够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锻造一支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成势见效、行稳致远。教育部在今年3月1日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2万人,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教育家精神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既源自千百年来师道精神的优良传承,又立足于新时代教师群体的生动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一代一代“大先生”以卓越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言传身教,激励着后辈,将那份对知识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礼记·曲礼》有载:“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先生”指的是老师,只有在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方能称之为“大先生”。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无数大先生致力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薪火相传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更多的新时代大先生发挥教育家精神,在启智润心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中共远安县委宣传部 祝新运

来源:三峡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