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评宜昌”第五季采风活动走进法院系统,活动邀请了“宜人天空”优秀网评员实地参观了解了法院诉讼服务工作及人民法庭建设情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审判体系的“神经末梢”和“基层土壤”,宜昌市法院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支点作用,解好一道道基层治理“方程式”,解开一个个矛盾纠纷“心头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神经末梢”,贴近基层、融入一线,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譬如,远安县洋坪人民法庭紧扣乡村法庭职能定位,坚持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为指引、以乡镇综治例会为依托、以村级调处为调解先手、以诉讼为最终关卡的模式,结合当地特色,创新“家门口”法庭、“乡间地头”巡回审判等方式,探索创新“五层递进化解工作法”等多元解纷机制,以强化服判息诉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法者仁心,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把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合理诉求解决好、智慧力量凝聚好,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法院为民服务效能,人民法庭工作质效是关键所在。譬如,旧县鹿苑村的共享法庭通过“一屏一线”即时调解纠纷,实现了源头治理,线上实时法律服务不仅缓解了当事人的法庭紧张与尴尬,还实现了“家门口解决纷争”的便捷与轻松。与此同时,洋坪人民法庭则打破了传统审执分离的框架,创新性地推行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四合一”综合模式,并广泛应用线上服务,全力加速“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
“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聚合社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实现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近年来,远安县法院洋坪人民法庭找准人民法庭在共同缔造中的职能定位,立足“三个服务”,加强与辖区当地政府、各基层组织、学校和群众“共谋共治共建共享”,通过“府庭共谋”“庭村共治”“庭校共建”“与民共享”等措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基层法庭虽小,但坐落于烟火繁盛处,能让纠纷“融冰”,让群众“减负”,让基层“增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小法庭大“枫”范,展望未来,宜昌市法院将继续强化基层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致力于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当地解决问题、在萌芽状态消除隐患,擘画基层治理“宜”人风景。
作者:远安县河口乡人民政府 冯彬彬
来源:三峡时评